新京報訊(記者蘇季)“阿姨您好,我們會為小朋友分配一位小老師,小朋友的性格是什么樣的,內向還是外向?”今年暑假,北京科技大學苑定心路志愿服務實踐團的學生們來到北京市海淀區(qū)青龍橋街道西苑掛甲屯社區(qū),為困難家庭子女提供義務助學服務,提升小朋友們的綜合素質。


今年7月,在義務助學活動開始,志愿服務實踐團的成員就和家長們進行溝通,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,以便“因材施教”。志愿者還針對青少年群體中出現(xiàn)的焦慮以及抑郁等問題,從同輩群體的陪伴入手,以朋友的身份給予孩子們鼓勵和支持。


據了解,北京科技大學心路家教志愿團隊成立于2009年,14年來一直在西苑掛甲屯社區(qū)進行志愿服務,服務對象為經過社區(qū)調研篩選之后的困難家庭。今年暑假,苑定心路團隊的志愿者們共為15名困難家庭子女提供助學服務,包括小小藝術家手工課、樂理課、知識競賽等,涵括身心成長、科普知識、文藝素養(yǎng)、文化傳承、文明生活等課程。


小朋友在趣味知識競賽上舉手回答問題。圖/北京科技大學苑定心路志愿服務實踐團


小朋友在上手工課。圖/北京科技大學苑定心路志愿服務實踐團


“有些孩子處于升學過渡階段,難免會面臨焦慮和壓力。這時,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就尤為重要?!北笨拼蟠笠粚W生、苑定心路志愿服務實踐團成員馮藝滔表示,利用暑期成為一名陪伴者,給予孩子們鼓勵和支持的同時,他們還通過英語口語的交談、知識的科普,幫助孩子們打開眼界,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(yǎng)與科學素養(yǎng)。


另外,為了豐富小朋友的暑期生活,苑定心路志愿服務實踐團還整合隊內資源,聯(lián)合校內其他實踐團,策劃了一系列公開課。7月24日,實踐團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(jié)圍繞雙奧主題的公開課,詳細介紹了奧運會起源、奧運標志和申奧過程,由淺入深、由簡至繁講解奧運知識,帶領他們理解奧運精神的內涵,還以更有趣味的拼圖方式讓小朋友們組隊完成拼圖任務,既鞏固了所學內容,又鍛煉了他們自身的團結協(xié)作能力。


記者了解到,早在2005年,北科大就將《社會實踐》納入教學計劃。課程開設18年來,先后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、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、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。今年,北科大組織近4000名師生、400余支實踐團奔赴全國各地,以“實踐繪就最美青春——為國奉獻筑新程,鋼筋鐵骨育新人”為主題,聚焦“鋼鐵脊梁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”“求實鼎新服務首都發(fā)展”“滿井青年紅色尋訪與理論宣講”“鋼筋鐵骨青年成長成才”四大專項行動。


編輯 繆晨霞

校對 柳寶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