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親媽媽李麗在社交平臺上認識了韓某,兩人發(fā)展成男女關系后,一位“算命大師”突然介入了他們的生活。


“大師”以李麗兒子會“早夭”為由,不斷讓李麗給“幫兒子擋災”的韓某匯錢。李麗擔心孩子真如“大師”所言,便聽信他的話術,給韓某匯去了巨額錢款?!按髱煛痹谥蟮娜兆永锔嬖V李麗韓某已去世,給她留下了巨額遺產,但前提是還需再匯款25萬元解凍賬號。李麗發(fā)現(xiàn)被騙后立刻報警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韓某與“大師”為同一人。


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該案經(jīng)北京市西城區(qū)人民法院審理后,判決被告人韓某犯詐騙罪,退賠被害人李麗經(jīng)濟損失人民幣一百七十七萬余元。


替兒子“擋災”,向“大師”匯款


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李麗是某社交平臺女主播,擁有一定的粉絲群體。在丈夫去世后獨自撫養(yǎng)年幼的兒子。有一段時間,李麗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名叫韓某的男子多次為自己打榜、刷禮物,這引起了李麗的注意,二人隨后互加了好友,并且發(fā)展為男女朋友關系。


隨著交往的深入,李麗對韓某愈發(fā)信任,對韓某也是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。這天,一個名叫“……”的賬號通過社交平臺聯(lián)系了李麗,這人自稱是算命“大師”,為了“淺露一手”準確算出了李麗的個人情況,李麗平時就比較迷信,這樣一來更對“大師”身份深信不疑。


“大師”又告訴李麗,男友韓某其實不是一般人,韓某的父親是香港黑社會老大,而自己則是韓父派來暗中保護韓某的。還沒等李麗從這個震驚的消息中反應過來,“大師”又給李麗“致命一擊”,他算出李麗的兒子注定夭亡,命不久矣。


李麗自從丈夫去世后與兒子相依為命,加之自己的外甥也是早夭,因此兒子的安危無疑是李麗最牽掛的事。李麗視“大師”為救命稻草,馬上請求“大師”無論如何也要救兒子一命,自己將不惜一切代價?!按髱煛苯o李麗出了做法事向韓某“借命”主意,讓韓某替李麗兒子抵擋劫難,不過由于這個方法對韓某太過兇險,因此作為補償,李麗必須滿足韓某的一切要求,方能達到平衡。


救子心切的李麗毫不猶豫地同意了,于是在其后的一段時間里,“大師”時常告訴李麗今天韓某又幫兒子化解了哪些劫難,暗示李麗給韓某補償;而李麗出于愧疚和感謝的心理,不僅主動給韓某轉錢,而且對于韓某提出的要求從來都是爽快答應。不知不覺,李麗已經(jīng)向韓某轉賬177余萬元,韓某把這些錢用來投資開店,甚至賭博揮霍。


李麗與“大師”認識日久,也曾提出要與“大師”線下會面,但是都被“大師”以各種理由回絕了,這更給“大師”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。就這樣持續(xù)了一段時間后,“大師”突然對李麗說,她與韓某二人八字不合,不宜再繼續(xù)交往,否則對自身不利。盡管心里感到不舍,但是為了自己和兒子的安全,李麗還是聽從了“大師”的建議,和韓某分手了。


韓某淡出了李麗的生活,李麗也以為他們不會再有交集。但“大師”某天竟給李麗帶來了韓某的死訊,并稱韓某在遺囑中給李麗留下了一筆巨額遺產。李麗悲喜交加,既哀痛韓某的離世,又對這筆從天而降的財富充滿期待。李麗趕忙追問“大師”如何取得這筆遺產,“大師”回復說韓某的基金賬戶現(xiàn)在處于凍結狀態(tài),需要先往里匯入25萬元解凍。李麗聽后卻有些作難,原來她的積蓄包括丈夫去世的撫恤金在之前都轉給韓某,讓她拿出這么多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
為了盡快拿到這筆遺產,李麗決定向家人借錢,不想當她和家人說起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后,家人卻直呼“你被騙了”,冷靜下來的李麗細想事情的前因后果,也驚覺上當受騙,急忙向公安局報案。


“男朋友”和“大師”,原來是一個人


新京報記者獲悉,韓某和“大師”實為一人,韓某先與李麗建立聯(lián)系,知悉了李麗的個人信息,并且對李麗封建迷信的心理特點了如指掌;在掌握情況后,韓某搖身一變成為算命“大師”,利用自己了解的信息騙取了李麗的信任,再以李麗兒子的性命為引,假借做法事哄騙李麗向韓某,也就是他本人轉錢。最后韓某害怕時間一長事情敗露,于是提出分手,最終還是被識破騙局,抓捕歸案。


北京市西城區(qū)人民法院經(jīng)審理查明,被告人韓某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間,通過多個網(wǎng)絡平臺賬號扮演多個角色,將本人與被害人李麗交往過程中得知的被害人家庭情況以“大師”身份告知被害人,騙取被害人信任,后用“大師”、“大師”的徒弟等身份以做法事保被害人孩子平安、給孩子續(xù)命等事由,騙取被害人李麗通過手機為其轉賬約140萬元、現(xiàn)金20余萬元及手表、首飾、煙酒等財物。


北京市西城區(qū)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韓某犯詐騙罪的事實清楚,證據(jù)確實、充分,指控罪名成立。鑒于被告人韓某到案后能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,當庭能夠認罪,可依法從輕處罰。被告人韓某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,自愿認罪認罰,可依法從寬處理。據(jù)此,法院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》相關條款規(guī)定,判決被告人韓某犯詐騙罪,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,剝奪政治權利二年,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二萬元。責令被告人韓某退賠被害人李麗經(jīng)濟損失人民幣一百七十七萬余元。


法官提示:戀愛詐騙套路多,網(wǎng)絡交友需謹慎


韓某的詐騙手法可謂是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一人分飾多角,給被害人精心布下了“愛情陷阱”。


第一步,戀愛交往,套取信息。韓某通過在社交平臺上頻繁向李麗示好引起了對方的關注,進而發(fā)展為戀愛關系。在交往過程中,韓某有意無意地套取了不少李麗的家庭信息,并且對李麗的性格特點十分熟悉,這為他實施下一步的詐騙計劃做鋪墊。很多戀愛詐騙都是通過確立戀愛關系獲取關鍵信息的。


第二步,冒充”大師”,騙取信任。在掌握了李麗的基本情況之后,韓某充分抓住李麗封建迷信的心理,使用另一賬號冒充算命“大師”聯(lián)系李麗,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成功塑造了“大師”人設,讓李麗毫不懷疑其身份。


第三步,名為做法,實為騙財。見李麗已然“上鉤”,韓某編造出李麗兒子有性命之憂的謊言,趁李麗方寸大亂之際又提出為其做法事化解劫難,李麗只需拿錢消災,失去判斷力的李麗自然是滿口應允。于是,韓某借做法之名,哄騙李麗把錢轉給自己。


第四步,遺產為餌,引導轉賬。韓某向李麗拋出“巨額遺產”的誘餌,引誘李麗向自己的賬戶匯錢激活遺產。實踐中也有不少類似的案件都是以“中獎”為由騙取被害人匯款取得獎品,當你以為幸運降臨時殊不知等待你的是陷阱。


北京市西城區(qū)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馬越法官表示,隨著反詐宣傳力度加大,老百姓的警惕意識逐漸增強,那些諸如直接借錢投資、家中應急等傳統(tǒng)的詐騙手段變得有些“過時”。在這種形勢下,犯罪分子又想出了新花樣,他們不再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被害人要錢,而是通過曲折迂回的方式,誘騙被害人把錢轉給自己。這種手段更為隱蔽,更值得大家警惕。


馬越法官提示,要謹慎網(wǎng)絡交友。犯罪分子隱匿在網(wǎng)絡虛擬平臺之后,通過戀愛交往的方式,一步步接近被害人,打消被害人的戒備,從而套取重要信息實施詐騙。因此在使用社交平臺時,要提高警惕,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,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,不可隨意泄露個人信息,給對方可乘之機。同時也不能封建迷信。犯罪分子通常以“治病”“消災”“看風水”為借口騙取錢財。


“我們都希望親人健康平安,但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上。要破除封建迷信糟粕思想,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崇尚科學,提高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?!?br />


(文中當事人均系化名)


新京報記者 慕宏舉 編輯 楊海 校對 王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