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2023年即將進入尾聲,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回顧過去的12個月。不少國家地區(qū)和機構(gòu)組織選擇以年度詞匯的形式總結(jié)這一年的經(jīng)歷。
以日本為例,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(xié)會每年都會在日本最著名的寺廟之一——位于日本京都的清水寺舉行公布年度漢字的活動。據(jù)新華社報道,當?shù)貢r間12月12日,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(xié)會在京都清水寺公布,能夠反映日本2023年世態(tài)民情的年度漢字為“稅”,主要源于日本民眾對“增稅”“減稅”的新聞感到焦慮。
各個國家根據(jù)當年經(jīng)濟與社會環(huán)境,選擇的年度詞匯多有不同。韓國大學教授評選出的年度成語更偏向政治,澳大利亞今年的國家年度詞語則圍繞體育運動展開。2023年也是“人工智能”發(fā)展的關(guān)鍵一年,從技術(shù)發(fā)展到針對其優(yōu)勢和陷阱的爭論也層出不窮,多家國際詞典出版商在擬定年度詞語時,不約而同都與“人工智能”相關(guān)。
“稅”第二次當選日本年度漢字
當?shù)貢r間12月12日,日本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范用特大號毛筆在紙上揮毫寫下“稅”字,宣布這是2023年評選出的日本年度漢字。
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(xié)會自1995年起評選年度漢字,通過民意調(diào)查選出日本民眾認為最能代表當年的漢字。在今年面向日本全國征集的近14.8萬總票數(shù)中,“稅”字以5976票拔得頭籌。
根據(jù)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(xié)會的說法,日本民眾之所以選擇“稅”字,是因為日本新聞媒體和政策制定者對于“增稅”“減稅”進行了大量的報道和討論,許多人對汽油和日常用品價格的上漲感到焦慮。另一些人指出,2023年消費稅“發(fā)票制度”的啟動也讓人們想到了稅收問題。
當?shù)貢r間2023年12月12日,日本京都,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揮毫寫下了“稅”字。圖/IC photo
這也是“稅”字繼2014年以來第二次當選日本年度漢字。當時,日本的消費稅從5%上調(diào)至8%,有關(guān)稅收問題的討論十分活躍。
“暑”字以405票之差排名第二,指的是日本今年夏天創(chuàng)紀錄的高溫。日媒指出,7月份,日本全國平均氣溫為25.96℃,為120多年來同期最高。日本氣象廳表示,全球氣候變暖加上厄爾尼諾現(xiàn)象是今夏日本全國高溫的主要原因。
2022年,日本的年度漢字為“戰(zhàn)”,意為俄烏沖突爆發(fā)的一年。2021年,日本的年度漢字選擇了“金”,主要理由包括日本選手在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獲得多枚金牌、餐飲業(yè)因新冠疫情領(lǐng)取停業(yè)補貼等一些與金錢有關(guān)的話題。
韓國1315名教授評選年度成語“見利忘義”
相比之下,韓國大學教授評選出的年度成語更關(guān)注政治話題。
從2001年開始,韓國《教授新聞》每年都向各大學教授進行問卷調(diào)查從而評選年度成語。當?shù)貢r間12月10日,韓國《教授新聞》報道,韓國1315名大學教授參與了年度成語調(diào)查,其中“見利忘義”一詞以30.1%的得票率位居第一。
教授們各自選擇“見利忘義”一詞作為代表的理由多種多樣。甚至有教授認為,現(xiàn)在韓國已經(jīng)進入“因追求利益而喪失價值的時代”。
全北大學名譽教授金炳基表示,比起正確引導民眾,韓國政客更注重自己的利益。還有人懷疑,這些政客為了獲得好處,朝著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制定并實行政策。
德國選擇“危機模式”代表2023年
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,德國語言學家和媒體專家組成的評審團會選出當年的年度詞匯,以此捕捉德國不同階段的時代特點。
當?shù)貢r間12月8日,德國語言協(xié)會(GfdS)選擇用“危機模式”(Krisenmodus)作為2023年的年度詞匯,反映公眾對俄烏沖突、巴以沖突、氣候變化、通貨膨脹等多重危機的焦慮情緒。
德媒指出,這個德語詞匯代表著一個大家齊心協(xié)力的時期,其間人們感覺事態(tài)在災難的邊緣搖搖欲墜,只有詳細的計劃和良好的危機管理才能使局面穩(wěn)定下來。2023年,德國政府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危機中蹣跚而行,大部分時候都在同時應對數(shù)個危機。
該機構(gòu)解釋稱,特殊情況已經(jīng)成為了常態(tài),這會引發(fā)民眾的恐懼、不確定和無力感,“這些感覺支配著每一天,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(fā)生什么?!?/p>
此外,“反猶太主義”(Antisemitismus )排在第二位,指自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(fā)動襲擊以來,政治譜系中的極右翼和左翼都出現(xiàn)了復蘇。
澳大利亞女足昵稱成為國家年度詞匯
與其他國家較為不同,澳大利亞的年度詞匯與體育活動有關(guān)。
據(jù)新華社報道,當?shù)貢r間11月15日,位于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字典中心宣布,澳大利亞國家女子足球隊的昵稱“瑪?shù)贍栠_”成為今年的年度詞匯。
“瑪?shù)贍栠_”詞源指的是戰(zhàn)斗實力,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被用作澳大利亞女足的昵稱。在今年夏天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(lián)合舉辦的女子足球世界杯上,澳大利亞國家女足第一次殺入半決賽,取得歷史最好成績。
澳大利亞國家字典中心主任阿曼達·勞格森對媒體表示,選擇“瑪?shù)贍栠_”作為澳大利亞2023年最突出的年度詞匯是一個簡單的決定,它反映了國家對女子體育日益增長的興趣。今年世界杯后,該稱呼奠定了其在澳大利亞詞匯中的地位。
多家詞典年度詞語與“人工智能”有關(guān)
臨近年末,各大詞典出版商也紛紛選出了代表過去一年的年度詞匯。12月初,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宣布,網(wǎng)絡熱詞“魅力”(rizz)當選今年年度詞。
聲明中指出,“rizz”取自英文單詞“個人魅力”(charisma)中間部分,定義為“風格、魅力或吸引力”。
這個詞的流行體現(xiàn)了年輕一代如何在線上和人際交往中擁有和定義他們使用的語言。在社會活動、交友、文化等方面,“Z世代”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,他們在觀點和生活方式上的差異也會在語言上體現(xiàn)出來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有多家詞典的年度詞語都與“人工智能”相關(guān)。
11月初,《柯林斯英語詞典》出版方宣布,“人工智能”的英文縮寫AI當選今年“年度單詞”,認為AI被視作下一次技術(shù)革命的代表,發(fā)展迅速,成為2023年的話題。
隨后,英國《劍橋詞典》編纂者于當?shù)貢r間11月15日宣布,與人工智能相關(guān)的單詞“hallucinate”(產(chǎn)生幻覺)成為這部詞典的年度單詞。
其傳統(tǒng)含義是“似乎看到、聽到、感覺到或聞到不存在的東西,通常是因為健康狀況出現(xiàn)問題或服用藥物”?!秳蛟~典》給“hallucinate”增加了一個新的含義,即“人工智能”產(chǎn)生的虛假信息。
這已經(jīng)開始對現(xiàn)實世界產(chǎn)生影響。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使用ChatGPT進行法律研究,導致法庭上引用了虛構(gòu)的案例。《劍橋詞典》出版經(jīng)理溫達琳·尼科爾斯表示,“這都提醒我們,在使用這些工具時,人類仍然需要批判性思維。”
當?shù)貢r間11月27日,韋氏詞典編輯出版商美國韋氏出版公司宣布,將英文單詞“authentic”(意為真實的、正宗的等)定為2023年的年度詞匯,稱受到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影響,這個詞語的搜索量激增。
聲明中指出,隨著人工智能和深度造假的興起,導致真假之間界限模糊?!拔覀冊?023年看到了一場真實性危機?!表f氏詞典特約編輯皮特·索科洛夫斯基對美聯(lián)社表示,“我們能相信這篇論文是學生寫的嗎?我們能相信這個政客發(fā)表了這番言論嗎?我們不再總是相信我們所看到的,有時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者耳朵,我們認識到,真實性本身(可能)就是一種表演。”
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
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(fā)